桑语柔情问潭心 第2章

  桐桐是她吧,爹和娘便是父母亲,但大梧、小梧是谁?她三位兄长分别命名为桑刚、桑勇与桑健,在他们的字中,也无一个“梧”字;澴有那温柔的女声,和母亲谢氏在对她说话时,似乎永远冷然的声调,更如南辕北辙,迎桐实在无法把两个声音联想在一起。
  那么对她讲那些话的人,究竟是谁?除了母亲之外,父亲虽然也曾有过一、两位妾侍,但都未曾生下一儿半女,更别说是年龄比她还大,足以称为兄长的“大梧、小梧”哥哥了。
  那个温柔的声音属谁所有?大梧、小梧又是谁?或者一切都只是她的幻想?
  是她因渴望至极,才衍生出来的逼真梦境?
  “桐儿?桐儿!”
  父亲的呼唤声把她自冥想中招回到现实来,迎桐慌忙应道:“是,父亲,您是想沐浴吗?我马上让他们准备去,或是您想先吃点什么?”
  眼睛看着女儿的浓眉大眼、粉颊红唇,耳朵听着她的殷殷关切,心中感受着她的善良体贴,这些日子以来迭为国事纷扰所苦的桑忠,不禁更加五味杂陈的说:
  “不,我什么都不想要,只想好好的看看你,桐儿,你实在是像极了——”
  “像极了什么?”其实迎桐真正想问的是:像极了谁?父亲,我到底像极了谁?但过往诸多类似的经验已经教会了她最好不要这样问,只因为每次一问,桑忠定会面露为难神色,甚至长吁短叹。
  “还能像什么,”及时打住,再被女儿一问,已经给了桑忠足够的转圜时间。“我的女儿,自然美若天仙,是东北边境区内的第一美女。”
  “什么第一美女,还不都是大伙儿吹捧出来的,”迎桐跟随父亲跪于席上,边笑边说:“其实除了自家人外,看过我的人,根本没几个。”
  “是你自己总不肯出去,才会二八年华已过,犹待字闺中。”
  “还出去?”桐儿佯装惊诧道:“爹爹难道忘了初平元年董贼毒死少帝,烧光洛阳城,迁都长安,立陈留王为帝,害得京城百姓流离失所时,连我也差点与您走失的事了?”
  回想起十年前的那段往事,桑忠不禁有余悸犹存之感。“都是为父的不好,不该听你母亲的话,在天下大乱的当口奔赴河内郡,害得你饱受惊吓。”
  “母亲也是心系娘家的安危,况且四天以后,我不就被您寻回?父亲就不要再为当年的旧事责怪母亲了,好不好?”
  “好。”桑忠一口应允,似乎不愿再在任何会涉及妻子的话题上打转。“说到董卓,就不免让人想到那些年的天灾人祸,所幸他在隔年便为自己的义子吕布所杀。”
  “但是天下可没就此太平,我还记得当今圣上便是在我走失的那年被立为帝的,当时各路英雄尽皆归于今日的袁大将军,除了成立反董同盟外,还传檄天下,动员了相当多的兵力,向洛阳进军,本可有一番作为,是不?”
  “是啊,”桑忠叹了口气道:“只可惜袁绍等人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,真正的动机,还不都是为了想要脱离洛阳朝廷,不受拘束,做割据地盘的军阀。”
  “当年真正敢打也想打的,只有两人,对不?”由于父亲的专宠与钟爱,迎桐非但不像一般养在深闺的女子,除了女红家务,其余一概不知以外,还因为常与父亲论谈国事而愈发显得不让须眉。
  “对,”对于女儿的“博学”和“气度”,桑忠一直都比谁还要来得更加赞成和骄傲。“而如今其中一位,眼看着就要在官渡收拾掉袁绍了。”
  “昔日的长沙郡太守孙坚既已亡故,父亲指的当然就是当今的‘行车骑将军’、‘司空’兼‘录尚书事’的曹操,”迎桐沉吟着:“但他真的有此能耐?”“咱们幽州这里,公孙瓒虽已为袁绍所败,但公孙乃是一个大族,打从公孙度在董卓当道时,被任命为辽东郡太守开始,东北诸郡便有如他割据一方的独立王国,只不过名义上仍不得不学中原群雄那样,遥尊当今圣上为帝罢了。”桑忠不忙着回答她的问题,反把话题转回自身所在。
  “这么说,父亲的元菟郡太守便是由自封为所谓的‘辽东侯’的公孙度所升的啰。”迎桐语带诙谐的讥剌道。
  “小丫头可别信口胡说,”桑忠佯装严谨的指正:“为父这个太守,乃为圣上所封。”
  “应该说是曹操以圣上的名义任命的吧,因为之前他忙着对付袁术、吕布、刘备,现在又集中心力在与袁绍争战,对咱们东北各郡,自然会想要采取顺水推舟的政策了。”
  “你如此聪明,教为父的要上哪里帮你挑门当户对又配得上你的夫婿去?”
  桑忠自进县府后,首度放声大笑道。
  “找不到就甭找了,反正我原本就不想嫁。”迎桐身子往前倾道:“爹爹,您刚刚说曹操就要在官渡收拾掉袁绍了,是真的吗?可是我看陈琳所写的讨曹檄文中说大将军有‘长戟百万,胡骑千群’,曹操所收编的青州黄巾,顶多也不过才三十万人,真打得过大将军?”
  “什么‘长戟百万,胡骑千群’,”桑忠嗤之以鼻。“文人啊,自古以来便最喜夸大,依我看‘精兵十万,马有万匹’应当还比较接近事实。”
  “仅仅如此?”迎桐瞪大了眼睛问道。
  “精兵十万还不够吗?你可别忘了前几年那个刘使君光是在小沛将部队扩充到一万,就已经遭了吕布之忌。”
  迎桐知道对于那位深受天下许多人拥戴的刘备,父亲向来不怎么以为然,不过如今听他提及刘使君,倒让自己想起了另一个人来。
  “父亲,如果袁绍真的仅有精兵十万,那曹操岂不就稳操胜算了?”“刚刚说袁绍的兵力有夸耀之嫌,曹操的又何尝不是?青州黄巾虽号称三十万人,但其中老弱居多,早被曹操一一加以遣散,只留下了年轻力壮的份子,总数虽可能在十万以上,却绝不会超过二十万,而这十万多名兵士,曹操还不能够全调到官渡前线,因为在许县的西南,尚有袁绍的同盟者荆州牧刘表,刘表的军队也差不多是十万人左右,所以做我的猜测,曹操此番用来抵抗袁绍的兵力,至多应仅是全部力量的一半。”
友情:豆豆小说网 - 豆豆小说阅读网 - 豆豆小说网 - 豆豆小说 - 豆豆书吧 - 世界名著 - 港台言情小说 - 巴巴书库 - 猪猪书库 - 西西书库 - 股票入门 - 豆豆美股
CopyRight © 2020 本作品由格菲言情小说网提供,仅供试阅。如果您喜欢,请购买正版。